第(2/3)页 蘭亭集序是華夏晉代(公元353年),書圣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,寫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,也稱《蘭亭序》、《臨河序》、《禊帖》、《三月三日蘭亭詩序》等。 《蘭亭序》全文28行、324字,通篇遒媚飄逸,字字精妙,點畫猶如舞蹈,有如神人相助而成,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。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“華夏行書第一帖”。后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,都會傾心于蘭亭不能自拔。 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,間有側鋒,筆畫之間的縈帶,纖細輕盈,或筆斷而意連,提按頓挫一任自然,整體布局天機錯落,具有瀟灑流麗、優美動人的無窮魅力。此帖在華夏書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。 而王羲之被譽為華夏書圣,這幅《蘭亭集序》乃是他最經典代表作,可見其影響力有多深遠。 只可惜,《蘭亭集序》真跡不曾問世,饒是如此,一幅摹本居然曾被拍賣出億的天價。 有無數史學家認為,要是《蘭亭集序》真品問世,最起碼能價值十個億,甚至上百億也并非不可能。 唐羽自幼酷愛行書,他最擅長的就是書寫蘭亭集序,上高中時,他曾經參加過全國書法大賽,還成功獲得了全國書法冠軍。 雖然他的字跡無法與王羲之進行媲美,但仿寫出來一幅贗品絕對不是問題,即使是一幅贗品,也足矣震懾住現場所有人。 就在眾人還未回過神來時,一名年過花甲的老者激動道:“不知唐羽殿下這幅蘭亭集序是否出售?小老兒愿意出八百萬兩的高價!” “什么?居然有人愿意出價八百萬兩?” 此話一出,現場眾人逐漸回過神來,不少人都難以置信的看向老者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