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4章 皇帝的妥协与坚持-《寒门小甜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还有一人该赏?
    弘治皇帝眸光闪了闪,温声道:“不知道爱卿口中之人,是谁?”
    这官员如实禀告道:“陛下恐怕有所不知。”
    “此煤山,乃是孔府上任衍圣公,便宜卖于永西伯。”
    弘治皇帝笑了笑,说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
    “买卖两清,莫非其中还有什么纠纷不成?”
    “陛下,其中并无纠纷。”
    又有一官员站了出来。
    “此事臣也略有耳闻。”
    “听闻当日永西伯,仅仅用了一千两,便从孔夫子手中买下了这煤山。”
    “孔夫子心善,想必是看出了这煤山在永西伯手中会有大用。”
    “因此他才会用这般便宜的价格,买了这么一大座的煤山。”
    “陛下,丁郎中说的对,此事归根到底,孔夫子即便不是最大功劳,但也功不可没。”
    “不然以永西伯初到京城,身上银钱不够的情况下,又如何能买下这么一大座煤山?”
    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附和了起来。
    言语之间,都是说着孔弘绪在此间的贡献。
    弘治皇帝表面耐心的听着。
    心中想的,都是这段时间内这群官员们上奏恢复孔弘绪官身的事情。
    其实这事情,一直有上奏的人。
    只是当初孔弘绪的事情闹得太大,不然弘治皇帝的老爹宪宗皇帝,也不会撸了他的爵位。
    如今孔弘绪年纪越来越大,上奏的人便越来越多了。
    这群人应当都是在当代衍圣公的带领下,一直在上奏。
    想了想孔弘绪的年纪,这个面子,大概率还是要给的。
    此时顺水推舟给了下去,才是最好的结局。
    只是想到宫外的赵策,弘治皇帝也有了一瞬间的犹豫。
    这蜂窝煤一事,孔家有没有贡献,弘治皇帝最是清楚。
    孔弘绪的事情,其实他早已有打算。
    只是如今开海在即,即便是元宵期间,他的桌上依然每天都是厚厚的反对开海的奏折。
    刘大夏已经称病,很多天没有上朝了。
    这反对开海的折子,却每天都有新的往宫里送。
    此时弘治皇帝最需要的,是文官们的支持。
    如果现在恢复孔弘绪的官职,能很大程度安抚这群官员。
    这个提议,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......
    至于赵策那边,自己后面再想办法补偿他。
    弘治皇帝心中衡量之后,轻叹一口气。
    “众爱卿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