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立营招兵-《一品寒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浩浩荡荡的大军也出发了。
    随行的,还有四十几艘三千担货船,满载着粮食物资。
    沈麟是打算把这些中型运输船用两个月即可。
    一天后,巩州再望。
    不过,船只依然朔流而上。
    遇到浅滩,强行拉拽也要过去。
    磨损什么的,大家都顾不得了。
    两个月而已,总不至于报废。
    这样又走了大半天。
    渭水的源头到了。
    此地叫做鸟鼠山,距离渭源县很近。
    就算兰州,也不过三百里而已。
    一人双马,骑兵疾行,两个时辰就能赶到。
    这里原本就有个依山面水而建的寨子。
    叫做定西寨,地势险峻,易守难攻。
    不过,定西城却在东南方向。
    距此小四百里呢!
    鲁志昌把秦州大营的骑兵都抽空了,才勉强凑齐了两万人,
    要是没有沈麟带来了近五万铁骑。
    呃,现在只有四万五了。
    老鲁绝对不敢这么做。
    “哈哈哈,你小子选择定西寨扎营,确实尚佳。”
    “北面的兰州,东北的定西,后方的秦州,西面的熙州,南面的川西岷州,骑兵都能在两三个时辰内赶到。”
    “就算最远的西宁,也不过才七百里。”
    沈麟撇撇嘴道。
    “西宁、湟州那等破地方,除了驻军跟家属,有几个汉民?”
    “西域的联军都不稀得去抢!”
    “就以定西寨为大本营,走水路,后勤便利。”
    “咱们不着急,先招兵练兵好了。”
    鲁志昌手头可没几艘船。
    能用的,全都集中到潼关水寨去了。
    沈麟的到来,解决了他的大麻烦。
    四十艘运输船,哪怕再慢。
    三个日夜的功夫,就能送来十万担粮食。
    至于草料,渭源以及鸟鼠山,缺草么?
    趁着秋高气爽,安排人收割、储存就是了。
    沈麟一定要逐水扎营,主要是可以捕鱼。
    这时代的河流,拖网跑个三五里,拉上来就是好几千斤。
    能省下多少粮食?
    鱼肉管饱了,营养上去了,粮食却节省好多。
    老鲁他们为何一直不敢大规模扩兵?
    陕西路黄册记载,有民近八十万户,过三百万人。
    其实官方统计很不准确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