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五章 用心良苦-《一品寒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沈麟难得地打算当一回“冤大头”。
    以往新粮上市,一旦麦子七百文钱很正常。
    虽说目前局势紧张,老百姓也要囤点。
    但无奈安定、忠县、易县都是产粮大县。
    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。
    但沈麟接下来,跟一帮民政部商量的策略是。
    尽量把粮价炒到每担一两银去。
    要让那些粮商不敢出手囤积居奇。
    为何?
    这么高的新麦收购价,囤积的风险太大了。
    能让易县之东的那些平原区的粮食,都运到安定来才好呢。
    其实,城镇居民吃的粮食。
    平均价也在每担一两银出头了。
    青黄不接的时候,一两六七甚至二两银每担,都有过。
    沈麟此举,看似亏本,其实不然。
    他撒出去更为精美的银元,含银量只有八分七。
    但老百姓喜欢啊!
    拿起来吹口气,往耳边一放,嗡嗡的!
    平常你拿着银子去买东西,还得剪开过称。
    麻烦不说,都不知道被多少人做了手脚。
    沈麟出品的银元更值得信赖。
    商家和百姓都受惠不小。
    同样,安定府的新粮价格抬高了。
    民间就会自发的存点粮食。
    留着钱干什么?
    兵荒马乱的,不能吃不能喝的。
    麦子本身就特别耐储存,不受潮,放几年都没问题。
    沈麟这边,就算以后水稻田连年扩充,增产了。
    铁城也用不着消耗存粮了。
    他依然可以利用水磨技术,制成精品面粉再卖出去。
    比如,新出的干面条,红薯粉就大受铁城百姓欢迎。
    没道理,安定府的人不喜欢?
    这样一番操作,单单面粉、面条就有不少利润。
    麦麸子还能喂养战马牲口,一举多得。
    经过沈麟一番解释。
    三叔叹道:“今儿听大人一番话,我等茅塞大开呀!”
    “原来,粮食买卖还能这么折腾。”
    “想亏本都难喽!”
    田文青摇头晃脑地道。
    “大人这么一弄,老夫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。”
    “看来,就算有五六万小娃娃白吃白喝。”
    “咱们铁城也养得起!”
    其他吏员无不长松了一口。
    这次大买卖,可是交付民政部自己搞的。
    沈麟不会从中间抽取一分钱的利润。
    他甚至还让银庄垫付了本钱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