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麟的馊主意-《一品寒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赵归一手头永远不缺饥民。
    不够就去抓好了。
    哪怕他围攻真定府已经超过两个月。
    主力部队从没有正经动过。
    死在城头下的,全是被刀子逼着上的老百姓。
    知府黄炳仁的城防军都杀得手软了。
    只要三次冲城而不死的饥民,就得以活命。
    他们会被立刻整编入赵归一的大部队。
    这么血腥的练兵之法,对于贼寇而言。
    省时省力还省粮食,何乐而不为呢?
    各头目带了一半儿人肆虐真定下属各县,无人能挡。
    最远的,都跑到更南边的邢州城下了。
    如今的赵归一,哪里还缺军队?
    他的信心都膨胀的没边儿了。
    “才七万?”
    “上次的情报,不是说,汇集十万大军剿匪呢?”
    “哈哈哈,咱老子明白了。”
    “还得算上相州、真定的守城班军吧?”
    “老三,你挡住了他们的水军,给二哥争取十天就够了。”
    “说说,你咋办到的?”
    杨成良卖了个关子。
    拉着赵归一,装上步人甲就出发了。
    一路上,老赵越看越糊涂。
    老三随身就带着五千骑兵,显然,都穿了半身铁甲。
    但他一点都没意见。
    守家也得好底子才行。
    “不对呀?”
    “你留守马氏、尉氏县的新军也就五万人吧?”
    “其他的呢?”
    杨成良没好气地道。
    “二哥,那可是装着七万大军的船队。”
    “挡住他们不需要作足准备么?”
    “咱的四万五千新军,这些日子,啥也不干,就砍木头了。”
    等两人坐船路过泸水、沁水河口的时候。
    赵归一看到无数士卒划着木排,小船。
    把一根根长约两丈的尖木头,使劲儿敲进河底。
    他才恍然大悟。
    “啊呀呀,你这土办法真不错!”
    “别看木桩尖儿都不冒。”
    “可大船吃水深,必然寸步难行啊!”
    杨成良得意地抚摸着三尺青髯。
    他很满意这个部署。
    “临漳、夹山、忠县相交的三十里河段,都插满了。”
    “砸进去很容易,要拔出来就费时费力了。”
    “就算拔光了,也也无所谓。”
    “泸水下游,咱们可以继续插嘛。”
    “这个点子,还是我们的探子偷听来的。”
    “据说,是沈麟那小子说漏了嘴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