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 雄心勃勃-《一品寒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广利没打算定制万担级大船,时间来不及。
    有三个月时间造船,练兵,足矣。
    至于兵源,他和沈忠信一样,盯上了夹山县。
    自古贫穷出好兵。
    安定县、易县、忠县的大部分百姓,生活太安逸了。
    他们骨子里,就缺乏血性和拼命的胆气。
    “一言为定!”
    李广利身子前倾,虎视眈眈。
    “李某,何时能拿到银子?”
    沈毅哈哈一笑。
    “随时!”
    “你派船去沈家集,随我去取便是。”
    李广利大喜。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“明天就去。”
    “我李某人也承诺!”
    “三个月后,你想要的北地战马和其他物资。”
    “会源源不断地送去沈家集抵账!”
    自从沈麟和陈云先后撤回泸水铁城之后。
    生活,一下子变得平静起来。
    上千重伤者陆续出院,其中有六百七十四名胳膊腿儿都健全。
    他们被全部充入铁军,其他人则加入学校任教官。
    当然,这些人必须和虎大勇带来的轻骑兵一起。
    接受一个月的新军训练。
    沈麟称之为“回炉”。
    必须把他们以前的懒散和坏毛病改掉。
    落阳山和安定各处,不断地送来这两千官兵的家属。
    加起来也有近七千人。
    战事一结束,沈麟就开始继续造房子了。
    铁城太小。
    大部分操练场地,已经转移到流浪滩军营去了。
    原本的南城教场划出一半儿,修建民房。
    当然,学校的宿舍楼也得加紧赶工。
    天气冷,水泥干得慢。
    那就点起柴火烘烤。
    一层水泥板,一层木结构的民房修得快。
    等七千移民陆陆续续到来时,几乎都能住进新房了。
    流浪滩这边原本只是作为马术训练场的。
    现在兵源暴增。
    还真是这样的。
    水军扩到一千,娘子军扩充五百人。
    加上虎大勇带来的,以及伤愈归队的安定重伤兵。
    这就六千出头了。
    正好这些人的家眷中,也有不少青壮极力要求参军。
    沈麟因势利导,又加征了一千人。
    七千兵,有一半儿需要从新开始训练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