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工部牵扯出来的贪腐问题,简直触目惊心。这也是羽帝迟迟不动工部的原因。 下狱的官员一大串,拔出萝卜带出泥,把大理寺和刑部忙得脚不沾地。 其三,梁国与北翼朝廷签订互市契书,打通双方各种贸易通道。 事实上,此举使得十二州的关税收入比往年赋税还多三成。 史官在《西梁春秋》中这样记录帝后商业兴国:免赋税是“示仁”,增关税是“藏锋”,二者共同实现了免赋税而不伤国本。 待这些政令举措一一落实,日子便是秋去春来,一晃三载。 百官这才惊觉,他们的羽帝竟是个极有耐性的人。他用了好几年的光阴,将“羽正皇后”这个封号中的“正”字,一笔一划刻进了梁国的山河社稷。 他只有她一个正妻,后宅干净。 他用了多项政令,来弥补她减免三年赋税带来的财政亏空,还有节余。 他发怒的次数十分有限,但每一次大发雷霆都涉及她。他处处维护,听不得别人说她半点不好。 不知从何时起,关于时安夏“凤女命格”的传言在茶楼酒肆间悄然流传。 坊间笑谈,“命理一说,多少有点道理。” “听说了吗?钦天监夜观天象,说那北翼来的皇后命带九霄紫凤!” “没成为北翼皇后,倒成了咱们梁国皇后。” “羽帝常说,多少年前,北翼西梁是一家。” 一时间,坊间充斥着各种关于凤女的话本子。其中尤以一个叫星月术士写的话本子最为畅销,且里面的内容……编得相当接近事实。 时安夏得了这书,瞧得头皮发麻,跟岑鸢抱怨,“这个黄醒月!赚银子都赚到梁国来了!” 岑鸢不解,“都写了什么?” 时安夏将那话本子推到他面前,“你自己看。” 岑鸢翻了几页,惊了一瞬,继续往下看。这一看,看了好几日…… 第(3/3)页